雪景好看,但也有不好的地方,比如压垮泥巴稻草盖得的屋顶。所以一大早林永明就爬上屋清了一遍雪,完了把院子里的也铲到了大门外,这样避免雪化成水后,家里到处都是泥泞。

    林越望雪兴叹,村里的孩子们却个个撒了欢。

    这个年代能玩的东西太少了,以至于出现一点新鲜东西,小孩子们都稀罕的不行。雪是冬天才有的,一年到头也就两三个月能见到,这又是今年的第一场雪,所以即使天冷的厉害,也没挡住他们出去的心。年纪小无忧无虑,才不管有的没的呢,林越在家里,都能听到外面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。

    小孩子的情绪是最能传染人的,林永明和赵芸娘也听得面带微笑,“瑞雪兆丰年!明年的麦子收成肯定差不了。”

    下雪不冷化雪冷,第二天雪停,天果然更冷了。

    进了腊月就是年,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。林家村人远地偏的,没那么多讲究,主要就是吃的穿的两件事。今年收成不错,有些人家就趁雪化天晴的时候,去镇上或者县城,买几丈布割几斤肉顺便买些便宜的点心果木之类,一家人做件新衣服,也打打牙祭,剩下一些等年后走亲戚用,当礼送人或者做成饭食招待来客。

    天冷孩子小,林永明两口子就没去凑热闹,需要的让林永礼王氏去县城时给捎了回来,他家有牛车,比较方便。也没买多少东西,就几斤猪肉和一只鸡,至于衣服,两人去年成亲时准备了几件,现都是簇新的,不必着急添衣,但是吃食不能太差,毕竟不能亏着娘三的嘴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林越看着过年桌上的年夜饭,依然发愁。

    实在是能吃的东西太少了。自从入了冬,一天三顿饭,只做一个菜,这个菜十有七八不是白菜就是菠菜,白菜是秋天收了埋进院子土坑里的,吃的时候就刨一棵出来,一棵能吃三天。菠菜耐寒,冬天也能活,麦子地行间里种了一些,吃的时候现去挖回来就可以。水煮白菜,菠菜炒蛋,再加一个炒干豆角,干豆角是夏秋时晒干后存到现在的,这三个菜支撑了林越家一个冬天。

    离断奶还有段时间,但林越已经可怜起自己的舌头和胃了。让她奇怪的是,在家家都种大豆的情况下,竟然不见豆芽和豆腐的影子,也不知道是这个时代没有,还是已经有了但没传到这里来。总之,林越想着,要是过两年还不出现,自己到时可以想个理由给家里添两个菜。

    林越小时候经常看她奶奶发豆芽,这个不难,还可以在地里种,几天出苗后采回来洗洗就能炒了吃,如果是冬天的话,不知道室内种植能不能行,可以试试。

    至于豆腐,林越差不多也能搞出来。她奶奶家邻居就是做豆腐的,小时候好奇经常跑人家家里看,黄豆泡好后,用勺子舀了往电磨里添,她就喜欢干这活。每次煮浆完,把卤水倒出来,锅底会有一层豆皮一样的东西,会被她铲了吃。做豆腐会有豆腐渣,谁家里养猪的话,就去要了回家喂,猪长得快。卤水也是好东西,用它洗衣服特别干净。

    总之,法子都是现成的,就等她长大一点去实践了。

    正月过去,年就算过完了,很快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。

    清明时候,林永明和赵芸娘两口子,抱着孩子去给他们爷爷奶奶上了坟,完了顺便去自家地里看了看,最后一家人绕着林家村转了一圈才回家,就当踏青郊游了。

    这一路见闻,让林越觉得,古代农家生活不考虑吃住条件的话,也挺有意思的。地里麦苗绿油油的,看着就高兴,有山有水有树林,小草遍地,各种不知名野花做点缀,空气清新让人不自觉沉醉,林越有点爱上这里了。

    五月农忙,林永明连续几天早出晚归,把麦子收割回来,在门口空地上暴晒后,用人力把麦粒碾下来,扬干净麦皮,再晒干,收进粮缸里。虽然进了自家粮缸,不代表都是自家的,要等着九月连同大豆和蜀黍一起划出一定的量交给衙门。

    忙完这一切,林永明整个人瘦了一圈,肤色也黑了好几个度,让赵芸娘心疼的不行,林越也感叹了好几回农人不易。

    进了六月,天气炎热,换上轻便的单衣,小胖子开始不满足只能抬头翻身,挑战起了更高难度的动作:爬行。

    小胖子现在有大名了,过年时候林永明带着他祭祖,现任林家族长,林永明的二爷爷给他起名林旭,正式上了族谱。不到一岁上族谱,据说是因为龙凤胎兆头好。至于林越,也上了,不过没有名字,以林永明长女形式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