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书小说网>历史小说>大明正统 > 第一百四十八章 深宫对话
    “皇上明鉴,”邝鼓足勇气说道“自正统四年以来,我大明屡次抽调京畿重地的兵马南征麓川,现京师三大营的兵马合在一起已不足十万,其他各边地的兵马也屡有抽调,如今的边防已无足够的力量来应对鞑子的突袭了。”

    “邝大人,”朱祁镇一脸肃然的说道“你口口声声说我北方边地兵力不足。那朕问你,也先有多少兵马?”

    “当在十万上下。”邝毫不犹豫的答道。

    “看来邝大人还是能够做到知己知彼,”朱祁镇嘴角微微一勾,“区区十万鞑子,就让邝大人如临

    大敌,你掌管兵部这么多年,是怎么整顿我大明官兵的?”

    “皇上荣禀,”邝见朱祁镇脸色不善,也并不着慌,侃侃而言,“鞑子利在骑兵,我大明重在步卒。北方边线长达万里,几乎全是步卒,鞑子攻其一点,我大明的军兵就是拼尽全力,也很难及时应援,故必须处处布置重兵,方可确保我大明边陲安宁无虞。”

    “那邝大人有何高见呢?”朱祁镇瞪视着他说道。

    “回禀皇上,”邝迟疑了一下说道“我大明自正统四年征伐麓川以来,已有八载,耗费兵马钱粮无数,海内为之虚耗,京师以及九边的防务也大为削弱。可麓川之地始终未服,依臣之见”抬头看了一下朱祁镇,见皇上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,但仍硬着头皮说道“请皇上放弃征伐麓川,弹丸之地得之无益,失之对大明也没有什么损失”

    “然后呢?”朱祁镇面目有些阴冷。

    “皇上可封思机发为麓川国王,以藩臣之礼永侍我大明,这样西南之乱不但可以平定,南征大军也可回归各处,这样京师及九边的防务自然便可充实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邝大人的高见,让朕大开眼界,”朱祁镇冷哼一声,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朕身为天子,却要被叛臣所挟,准其裂土封疆,还要大大封赏于他,这就是你们这些做大臣的教给朕的为君之道么?”

    “皇上,”邝身子一抖,扑通一声重新跪倒在地。

    “先帝撤兵交趾,准其复国,可又如何呢?”朱祁镇面色阴沉的说道“引得西南诸土司蠢蠢欲动,阴谋叛我大明,麓川之乱便是明证,朕若依你之见,允诺了他们,大明的天威在西南之地还有何丝毫幸存?”接着续道“先帝当年听信臣言,放弃开平诸卫,导致鞑子的兵锋直指燕山,京师周边处处闻警。”冷冷的看了一眼邝,一字一句说道“朕既为大明天子,即使不能效法先祖,开疆拓土,扬威域外,也不能在朕手里再失寸土,邝大人,麓川,朕还是要派王骥前去讨伐的,他思机发一日不降,朕的兵戈就一日不会停止。”稍稍顿了一下,“京师和九边的防务,也不能有丝毫懈怠,至于该怎么做,你邝大人作为兵部尚书责任重大,要是稍有疏漏,朕就算不责罚于你,可天下之人的悠悠众口能饶得过你么?”

    “臣知错,臣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重托。”邝站起身来,“臣还有一事要禀奏皇上。”

    “邝大人请讲。”朱祁镇的脸色缓和了些。

    “兵部右侍郎李在巡视边关时,卒于辽东广宁。”邝说道。

    “李死了?”朱祁镇一怔,随即面色沉痛的说道“李劳心兵事,卒于任上,朕甚为心痛,回头会让户部拨白银五百两交予李家以为抚恤,尸体发还原籍安葬。”

    “谢皇上,”邝谢恩道“现边关形势微妙,还请皇上及时着人补上兵部右侍郎一职。”

    “嗯”朱祁镇沉吟良久,目光转向邝,“邝大人这里可有合适人选?”

    “回皇上,”邝躬身说道“河南巡抚于谦,忠介耿直,为人精明干练,官声在当地也是甚好,极得官民士绅拥戴,继任兵部右侍郎一职,再是合适不过。”